到底應該怎樣和老闆溝通?
前面幾個月我在工作上一直覺得特別憋屈,做技術開發的朋友應該能理解這樣一種感受,老闆願景設定的比天還大、給的資源卻比芝麻還小,盡定一些不能完成的截止期限,然後有事沒事地跑來催進度。這樣的組合最後出問題幾乎是種必然,可是等到這個時候卻是所有人大眼瞪小眼地看著你,彷彿這都是你的責任。就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度過了過去的幾個月,糟心。
雖然我已經痛定思痛果斷拒絕加班,但是這種惱火的情緒還是蔓延到了工作以外的生活中。現在回頭翻看看以前的公眾號回复,都能感覺到戾氣好重,深感抱歉。
在憤怒到極點的時候,我也一度考慮過辭職不干了。但是回頭再想想一個月幾萬的工資,終究還是狠不下這個心。換個思路想,假如有人付錢天天罵我,給我一個月幾萬的挨罵津貼,我還是會屁顛屁顛地跑去挨罵吧。更何況工作上不爽的時刻畢竟還是少數,沒必要和錢過不去。與其不停地抱怨,不如好好地把問題解決。
怎樣和老闆溝通才會有效果?
我想過很多方法,比如休假、比如劃定界限,為此我還寫過幾篇文章,聊聊休假重啟、無限遊戲和有限遊戲等等。 這些方法雖然短時間內有效,但是都沒有解決真正的核心問題——預期差,老闆所以為的世界和我們實際開發的世界之間……差距有點大,我用盡了洪荒之力還是沒能向老闆說清楚這兩個世界的差別,所以我們的現實和老闆的預期就像兩個平行世界一樣,一路狂奔,越跑越遠,這才是各種壓力的來源。
而校準這兩個預期的工具說來簡單也複雜,其實就兩個字——溝通,但是包括我自己在內,部分人在溝通上都走錯了方向。我本來以為,溝通嘛,就是不停地說話唄,大家一個大辦公室辦公,所有同事和老闆低頭不見抬頭見,還可能缺乏溝通?但是缺的還真是溝通,或者說是有效地溝通。
做技術的人可能都有這個毛病,試圖讓老闆像我們一樣理解開發的狀況,很努力的解釋開發中的細節和原理,但是效果很差。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除非是技術出身,上司是不可能全面理解開發中每一個細節的。被坑了大半年我才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能夠交付的其實不是項目的想法、原理,而是一個個結果,最重要的還是同步結果,什麼東西完成了,什麼東西沒有完成,哪些東西在計劃之內,哪些出現了什麼意外,這就夠了。
而這種同步早已有一種成熟的工具——寫日報。
所以我開始嘗試寫日報,每天給老闆寫至少一封郵件,匯報自己的當前進度、做了什麼任務、後面打算怎麼做以及自己的提問和一些困難。這個簡單的工具x幫了我大忙,也讓我明白了一個溝通中的關鍵問題,上下級溝通的重點是頻率,而不是深度。
心理學說,自我痛苦源於理想與現實的預期差,我稍微擴展一下,工作的痛苦源於老闆和我們的預期差,如果我們能夠提高溝通頻率,在預期差足夠大以前就予以修復,其實很多問題是可以避免的。我又畫了一張靈魂畫作,當預期差比較小的時候,我們把這個溝通叫做Update,等到預期差已經非常大了以後,這個溝通常常被稱為“撕逼”,員工覺得老闆是個腦殘,老闆覺得員工都是蠢蛋。
後來我發現寫日報對於開發人員來說,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被老闆打斷“騷擾”的次數直線下降。
不知道我的情況是否屬於常態,當我們溝通不順暢的時候,老闆覺得心裡沒底,所以隔三差五就跑來一遍一遍地問「進度怎麼樣?都還好嗎?」。在開發的時候被不斷地問這種問題真的特別煩,以至於我後來乾脆頭也不抬的回到「好」,然後再埋頭工作。之後,老闆覺得心裡更沒底了,我們就這樣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裡,差點把我逼瘋。
有一段時間我還考慮過把下面這幾個數據貼到辦公桌上:
- 在代碼編輯工作被打斷後,程序員需要 10 到 15 分鐘來重新開始。
- 在編輯方法時被打斷後,程序員只有 10% 的概率會在一分鐘內繼續工作。
- 程序員可能每天只有 2 小時的連續時間未被打斷。
幸虧我沒幹,畢竟大家來打工,就是付費被打斷的,老闆花錢請員工來,用員工被打斷的碎片時間,換取老闆的大段連續工作時間。跟老闆說「別來打斷我」就是明顯的蹬鼻子上臉。
老闆之所以不斷地詢問情況其實只是因為心裡沒底,需要匯報一下,與其等著被打斷、干擾,不如每天主動一點寫一封郵件把所有被經常問到的問題一次性說清楚,最終解放的還是我們自己。
用自己的血淚教訓給大家安利一下寫日報的重要性,真的有奇效。
如何減壓
寫到這裡再聊兩句關於減壓的問題。
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我才意識到,壓力和疲勞其實是兩回事,面對壓力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放鬆、休息,不論你怎麼自我安慰、自我療愈,任務都在那等著你,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排解壓力最有效的辦法反倒就是直接面對,但是不是硬抗,而是把壓力的真正來源找到。比如我這次的經歷雖然在我當初看來是“遇人不淑”,但是問題的核心其實在溝通,分析清楚核心所在,找到自己的當前空缺加以彌補,壓力自然也就消退了。
壓力的本質只有一個——需要你完成的任務超出了你的能力或者認知,要么是完不成、要么是不知道怎麼完成。如果不分析問題的根源,一味地休息雖然體力上得到緩解,但是精神上的焦慮反而會越來越重,就像《搞定》裡面說的,「未盡之事才是壓力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