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台灣的獨立音樂圈大事件回顧| 年終總結之事件篇
對於台灣的獨立音樂,以及兩岸這方面的交流來說,2019 年喜憂參半,有越來越多來自台灣的獨立音樂人獲得大陸市場相當大程度的歡迎,樂團開始走進大型場館,獲得節目、品牌的青睞,也有一些樂團因為一些原因在中國內地平台“ 消失” 了。台灣島內的音樂節市場出現動盪,“ 覺醒音樂祭” 、“ 覺醒大暖祭” 主辦方宣布破產,“ 大港開唱” 宣布2020 年停辦,讓身在大陸、熱愛台灣indie 的樂迷感到難過,去台灣看演出難上加難。
9 件大事回顧這一年台灣的獨立音樂
2019 這一年,有好事發生,也有不好的情況。幸好在2020 年的開端,WHY NOT 、透明雜誌兩支不同時代的台團代表接連宣布復出,讓2020 年有了更多的盼頭。在新年伊始,讓我們回顧一下2019 年台灣indie 圈的大事件吧。
1. 時隔六年,安溥再登大陸舞台
2019 年12 月19 日,溫州東海跨年音樂節官宣了這一爆炸級消息,安溥將在2020 年1 月1 日登上該音樂節的舞台。此前,安溥已經長達6 年未在大陸舞台亮相,上一次她在大陸演出要回憶到2013 年10 月的西湖國際音樂節,之後的這段時間她僅在2018 年以講者的身份參加了杭州ADM 展會一場分享會。
溫州的這場演出,不僅是安溥久違的大陸表演,也是她的產後首唱,已經從張懸成了安溥,六年時間發生了太多。在舞台上,安溥透露2020 年會有新歌陸續發布,爭取專輯出爐,以及更多和大家見面的機會。專輯或許2020 年未必等得到,至於演出機會,隨著這次她順利登上溫州舞台,肯定今年是不會少,應該有多家音樂節陸續會嘗試邀請,正如她所說的“ 日後常相見” 。
2. 《樂隊的夏天》火爆,帶火數支台團
如果獨立音樂人想一夜走紅,參加選秀節目幾乎是成功率最高的途徑。《樂隊的夏天》就是2019 年最紅的音樂節目,除了一大批大陸樂隊受惠之外,也有旺福、皇后皮箱、宇宙人、MATKZA (Mr. WOOHOO )這些來自台灣的音樂人獲得人氣上的顯著提升,其中旺福和皇后皮箱的人氣上升,可以說是最為明顯的。
前者旺福是在節目裡最陽光、歡樂的樂團,對於老樂迷來講他們並不陌生,這次旺福登上“ 樂夏” 的成功之處更多在於時隔多年重返大陸,以及收穫了大量的新樂迷(數量遠比老樂迷多得多)。後者皇后皮箱算是這季“ 樂夏” 開播第一集裡最圈粉的樂隊,而且他們的團隊很聰明,在第一集播後就緊抓熱度公佈了大陸巡演並售票,自然是幾乎場場售罄,票房遠超2015 年那次巡演。
在2019 的下半年,“ 樂夏” 節目組已經開始籌備2020 第二季的節目,之前官方發布會的擬邀名單上,有告五人、椅子樂團、老王樂隊的名字出現,意味著這三組人馬應該有八成的概率會上。同時,“ 樂夏” 也在線下進行大規模的選拔賽,先知瑪莉、孔雀眼等8 組台團參賽,目前還沒有最終獲選的消息出爐。(一切以節目組官宣為準)
3. 得到“ 樂夏” 邀請,旺福重返大陸
對台灣indie 樂迷而言,第一季《樂隊的夏天》最讓人感動的地方恐怕就是節目組促成了旺福重返大陸舞台。旺福這個名字對於老樂迷來說,意味著太多太多。在2005-2010 年,台灣的流行文化影響力處於巔峰,同時台灣自由行還沒開放,大部分大陸觀眾對台灣存在著朦朧的想像,所謂的“ 小清新” 旋風刮到大陸,《海角七號》等台片熱映,旺福、熊寶貝等台團也被不少觀眾所知曉,旺福差不多就是在那時候收穫了第一批大陸的聽眾,在08 年進行了首次大陸巡演。
後來因為一些情況,旺福多年未在大陸舞台亮相,直到去年的《樂隊的夏天》,因為節目組的熱情邀請和多方協調,旺福終於再度來到大陸,並收穫了大量的新樂迷,19 年12 月更在上海舉辦兩場專場,門票均在開售當日售罄,共吸引近2000 名觀眾入場。今年,旺福有著更多機會和大陸觀眾見面,上半年的一些演出應該快官宣咯。
4. “ 覺醒音樂祭” 主辦方破產,“ 大港開唱” 宣布停辦
雖然近年前來大陸巡演的台團數量頗多,但因為諸多原因,部分樂團還是在台灣本土看比較方便,於是能在數天內集齊多組愛團的音樂節成為了大陸樂迷赴台的一大動力。“ 覺醒音樂祭” 、“ 覺醒大暖祭” 、“ 大港開唱” 都是人氣較高的台灣音樂節,令人遺憾的是,19 年9 月,“ 覺醒音樂祭” 、“ 覺醒大暖祭” 的主辦方“ 覺醒藝術” 因經營不善宣布破產,主理人疑似下落不明,活動品牌目前也沒有其餘公司接盤,這兩個音樂節品牌基本等於將在市場上消失。
同樣在去年9 月,紮根高雄多年的“ 大港開唱” 宣布因為受到高雄市府“ 越來越強大的壓力” ,2020 年該音樂節將停辦一年。在上週,據新聞報導,某位台灣方面的高官表示,“ 大港開唱” 之所以得不到如今市府的支持,是因為“ 呈現的音樂品質許多人難以接受” ,這一發言得到台灣本土樂迷的砲轟。也有部分樂迷懷疑,這一事件從頭到尾就是政治操作,畢竟大選快到了。音樂節團隊和當地市府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恐怕只有當事雙方才真正清楚。
5. “ 風和日麗唱片行” 關閉實體店鋪
” 站在數位時代的蟲洞口,我們決定不再緬懷過去,直接迎向未來,風和日麗唱片行實體店面就營業到今年11 月底,風和日麗全部實體專輯也將以成立以來的最低折扣出售,售完為止,從此絕版咯!“
台灣知名獨立音樂廠牌” 風和日麗“ 的線下實體門店” 風和日麗唱片行“ 宣布關閉,這家廠牌是不少人的台灣indie 啟蒙,從2004 年開始,” 風和日麗“ 挖掘了自然卷、929 、黃玠、NyLas 等老樂迷熟悉的音樂人,並和ciacia 何欣穗、黃小楨、甜梅號、熊寶貝、草莓救星、葛洛力、週休八日等皆有合作。在2015 年,不顧實體唱片銷售衰退的情況,他們重新開起實體唱片店,” 讓消費者還是可以直接碰觸到我們發行的每一張音樂作品,可以仔細試聽每一首歌曲,真的喜歡才把它帶回家。“
可惜,在2019 年,經營了4 年多的” 風和日麗唱片行“ 還是謝幕了,大陸樂迷少了一個值得一去的台北地點。幸好目前來看,實體店的關閉應該沒有影響到“ 風和日麗” 廠牌的運營。
” 風和日麗唱片行” 官網告別文案:
1970 年披頭四發表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Let It Be 》,當他們在錄音室錄下《Across the Universe 》這首歌曲時,the Beatles 的音樂就注定要穿越時空,成為經典永恆。即便在50 年後的今天,無論我們透過什麼樣的載體聆聽,John Lennon 吟唱的“Jai guru deva om” 依然如同當時,或者應該說,我們聽見的就是當時他所發出的共振頻率。
所以說音樂即是永恆,載體只不過是平行宇宙。
音樂感動我們,不會因為它是透過黑膠卡帶CD 或是串流而有所差別,重點是我們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穿過一個又一個蟲洞,體驗過各種載體傳遞的感動,我們卻都無法否認現今串流音樂帶來的便利平價以及滿足。風和日麗的音樂當然不比披頭四,但16 年來一定也有不少成為你心目中的經典,陪你度過那些難忘的歲月。
6. 蛋堡離開顏社,自創廠牌“ 任性的人”
當時直播中的顏社一夥8 月,蛋堡在顏社一場直播活動中宣布他已經脫離顏社,自創廠牌“ 任性的人” :“ 今年,我展開了個人的新計劃,在前陣子成立自己的音樂單位,我會用這個音樂單位來活動,發行自己喜歡的東西,包含年底的新專輯,也會由新單位發行。”
此後,蛋堡僅通過“ 任性的人” 發布新歌《蜘蛛》MV ,至於他承諾會在年底發行的新專輯,鴿了。那場直播裡,蛋堡說,這兩年慢慢覺得,除了創作以外,想更往前跨一步,成立新的音樂單位是他想做的事,也是今年給自己的功課。顏社老闆迪拉也表示理解:“ 其實我很早就知道這件事,自己心理建設了一番,也覺得很支持他,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跟節奏,來從事演藝事業。”
雖然脫離了顏社,但蛋堡跟顏社仍保持密切合作,” 因為顏社就像家一樣,有大的活動不會缺席。“
7. Leo 王成為第一個奪下金曲歌王的說唱歌手
顏社旗下另一位說唱音樂人Leo 王在2019 年十分風光,因為在6 月的金曲獎上,他憑藉專輯《無病呻吟有病抒情》成為金曲歌王,是金曲獎歷史上第一位奪下該獎項的說唱歌手。一夜之間,Leo 王在台灣本土的知名度立刻上升。後續,他也得到機會,和落日飛車、李英宏一起在年底進行了一趟大陸巡演,被大陸上萬觀眾聽到。
如果你這些年一直在關注金曲獎的話,相信很早就發現了,Leo 王不是個例,這些年有很多像他這樣的獨立音樂人得到了金曲獎的肯定,甚至有的開始成為了“ 主流” 。
8. 落日飛車等台團接連登上大型場館
“ 雲霄飛車迎新春” 上海站,照片來自曉峰音樂公社從草東開始,這些年大陸掀起的台團熱潮越來越熱,開始有樂團走出Livehouse ,踏上更大級別的場館。2019 年年底,落日飛車、李英宏、Leo 王三組人馬展開的“ 雲霄飛車迎新春” 巡演算是一大標誌,演出場地皆是可容納數千人的場館,票價也不是Livehouse 可比。可以預測,2020 年肯定還會有別的台團進入大陸的大型場館舉辦專場。
在台灣本土,也有不少音樂人、樂團在2019 年離開Livehouse ,來到大型場館舉辦演出。比如在3000 人規模的TICC 有落日飛車、夜貓組,在3000 餘人規模的新莊體育館,有Tizzy Bac 、鄭宜農,美秀集團則在可容納2000 人的Legacy Max 連開兩場。
9. 董事長樂團、拍謝少年等在中國內地被下架
12 月,有網友發現董事長樂團、拍謝少年、槍擊潑辣等樂團的音樂作品在中國內地音樂平台下架,樂團頁面完全消失,豆瓣條目也被刪除一空。雖然平台沒有給出官方說明,可以推測,此事應該是這些樂團不久前參與了與香港這一年情況相關的主題演出,並發表一些言論導致。這是繼2017 年年初陳昇那一波十餘組音樂人後,最大規模的集體下架事件。
台灣的獨立音樂圈發燒蔓延的現象
關於事件的盤點就到這裡,最後再和大家簡單聊聊台灣的獨立音樂圈正在發燒蔓延的現象,比如在厭世風、新浪漫後,黑樂潮流(黑人音樂)2019 年在台灣本土越來越盛,9m88 、YELLOW 、ØZI 、吳卓源等一批以R&B 、Hip-Hop 、Funk 、Jazz 等黑人音樂風格為主的新人得到台灣年輕人極大的歡迎(你也可以把他們當作Urban 音樂)。目前來說,這批音樂人的影響力還是集中在台灣比較多,僅有9m88 等少數有在大陸擁有一定數量的樂迷。
至於台灣indie2019 年在大陸的關鍵詞,絕對躲不開“ 浪漫” ,被貼上“ 浪漫” 、“ 溫暖” 等標籤,風格軟綿的數組台團接連在大陸取得驚人的票房成績,前有落日飛車、deca joins ,後有椅子樂團、甜約翰、康姆士,2020 年估計靈魂沙發等也即將趕到。關於這一現象眾說紛紜,有人覺得是營銷的功勞,有人已經審美疲勞,不可否認的是,這批樂團確實擁有極大數量的受眾,他們的部分作品也做得相當不錯。希望2020 年能有更多風格的台灣indie 被大陸觀眾認識吧。
在2019 年,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部分台團的野心不僅限於進軍大陸,他們熱衷於全球巡演,已經在一些地區擁有非華人群體的受眾,落日飛車、大象體操兩支樂團是典型代表,也算是年輕一代裡最成功的,他們都耕耘海外市場多年。
此外,I Mean Us 、甜約翰、茄子蛋等也分別踏足了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