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別人是笨蛋,這種幽默感你懂嗎?

兒子最近突然變得很頑皮,他開始在很多事情上和我「作對」,這讓我很頭疼。不過,有意思的是,性格偏內向不太有表情的他近期卻笑聲不斷。

比如他會把小玩偶放在頭頂,然後輕輕一搖頭,見它下落,隨後哈哈大笑。

又比如,我讓他親親我,他偏不,而是故意跑去親外婆,然後回頭沖我大笑,我假裝生氣,他會更高興,繼續親外婆,繼而開懷大笑。

再比如,我和他聊天,我每說一句,他就會說「是的」,重複無數次「是的」,樂此不疲。

孩子說別人是笨蛋,這種幽默感你懂嗎?

孩子學會自娛自樂?

我原來以為他只是開始學會了「自娛自樂」,直到偶然的機會看到了耶魯大學40年的研究成果:兩歲這一年,培養幽默感不可錯過;而兩歲半是幽默感的最佳培養時期。這才驚覺,原來這些大人眼中的「好玩」,是小孩幽默感的源泉,我真的差一點就忽略了。

幽默感會為孩子們排除許多緊張和困擾,會讓他魅力陡增,所以麻麻們要了解他們表達幽默的方式,我們一定要好好維護並且努力營造幽默的環境。那麼孩子們的幽默行為有哪些呢?首先麻麻們要知道,下面這些行為是孩子表達幽默的方式:

孩子表達幽默的的方式

本末倒置:在衣櫥里睡覺,把小凳子當馬騎,大喊他的早餐是桌子,把衣服反過來穿。

搞惡作劇:先友好地遞給別人一個玩具,繼而又搶回來。

小意外:跌倒,故意從椅子上溜下來,把自己困在椅子上,撞倒其他孩子的玩具……只要他覺得不疼痛,這些行為發生時他都會微笑或大笑。

創設情境:一個孩子敲門,另一個孩子開門,開門後他們都會大笑,反覆做很多次。

想像力:和孩子玩過家家時,他先告訴你在街上,轉而又說他回家了,他為他的跳躍思維而大笑。當他拿著木棍當馬騎時,你要說一句:「哈哈!我們的小白馬跑出來咯!」他會立刻哈哈大笑。

出人意料:稀鬆平常的事情,在兩歲半的孩子眼裡,會變得令人發笑,比如:杯子倒了,玩具掉了,餅乾灑了一地,他都會感覺很新鮮。

假裝:有的孩子玩的時候會裝哭,會假裝生氣,他感覺很好玩。

幽默的語言:他已經能清楚地發音了,但有時會故意用小孩子的語言,含糊的發音會使他高興。大多數孩子都喜歡怪異的話。如果大人說的哪句話比較特別,儘管他們不明白話的意思,但是他會儘力地學,然後重複地說。兩歲半的孩子,對大人提出的幼稚問題特別感興趣,當父母用幼稚的語言和幼稚的行為與他交流時,他都會欣然接受或模仿。

維護孩子的小幽默

所以,比起一歲「可愛又難纏」的階段,兩歲則進入了「又好氣又好笑」的時刻。孩子比先前多了太多「幽默」的舉動,我們要嘗試著去懂他並維護他的「小幽默」。一般的行為(除了特別危險的、特別傷害他人的)請不要制止,那只會遏制孩子「探索並且呈現幽默」的快樂。而兩歲半的孩子則比兩歲時更愛交流了,他開始離開自我的圈子,融入了人群中。別人笑的時候,他也會跟著笑。

當他和成人及小朋友們在一起時,他仍會主動向成人微笑,以此作為和成人交流的方式。對另外的小夥伴,他的交流方式多半還是肢體語言,很少去講話。他對小夥伴說的最多的可能是「好玩」和「笨蛋」這兩個詞;有時他們互相擁抱,有時他們互相打鬧,不管怎樣,他們都是微笑的。

這時不要因為孩子說了「笨蛋」、「傻瓜」等詞語而去苛責孩子,這其實是他們表達幽默的方式呢。所以在培養孩子幽默感的階段,我們要嘗試著去懂他並維護孩子的「小幽默」。

前些日子,我的閨蜜聊起他們家兒子的小趣事。「你知道嗎,小孩子的快樂其實很簡單,有一天,我們家的保姆把塑料袋抖抖去套垃圾桶,他就開心地笑了。後來,每一次只要我們抖弄塑料袋,他聽到那個聲音,見到塑料袋膨脹的模樣就會笑。

於是我就專門花了點時間陪他玩了一會兒,把小塑料袋撐開納入了一點空氣然後在他頭頂甩來甩去,他為此高興了很久。」他跟我說這事的時候,我還沒有看到這篇研究報告,只是簡單地理解為那是孩子的小快樂,殊不知那還是一種幽默呢!

關於理論,我們不用太過care,但只要和這位媽媽一樣,我們細心觀察、用心去體會並且尊重孩子的快樂,維護並且創造一些幽默的情境,那就足夠了!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