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火教的故事 – 為什麼要拜火?

拜火教何以得名?他們真的拜火嗎?這篇我們將講一個非常嚴謹和正經的問題——拜火教為什麼要拜火。

拜火教為什麼要拜火?

但是,這個問題的描述本身還是有問題。因為拜火教的教徒從來不會自稱「拜火教」,它真正的大名叫做「瑣羅亞斯德教」,亦既以第一任教主為名的宗教。所謂「拜火教」其實是敵對教派對瑣羅亞斯德教的謬稱(往後看就知道為什麼了)。這是擱著現代聖火凋零,研究者們也沒那麼講究,但是在古代這麼亂叫教徒指不定要和你干架。你看這個詞用得最頻繁的就是羅馬人和阿拉伯人了……

在中古時代的中原,漢人稱拜火教為「祆」(不是襖),從示從天,可以理解為一幫胡人在敬天。這種稱法其實更尊重事實,教徒們也不會生氣。為什麼這麼說,先賣個關子,還請耐心看後文。

瑣羅亞斯德教為什麼要拜火?

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更確切的表述方式應該是:瑣羅亞斯德教為什麼要拜火? 

拜火教的故事 之 為啥要拜火?
現代拜火教徒(應該是帕西人)

 

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下瑣羅亞斯德教中火的意義和地位。在拜火教的日常禱告書《胡爾達•阿維斯陀》(又叫《小阿維斯陀》)里有專門針對火的一章長禱告(Niyayesh),正是在「拜火」的時候需要頌禱的。這篇長禱的開頭如下:

「憑著阿胡拉馬茲達的勸解。歡迎你,哦!阿胡拉馬茲達之火。哦!善的造物,偉大的神。

阿謝姆·沃胡……以主之名。願施恩的主,奧姆茲德的威嚴和榮光增長。

致巴赫蘭之火,偉大的火 /

致阿達蘭之火,偉大的火 /

致達德加之火,偉大的火 /

 

我懺悔我的一切罪過

《火之禱告(Atash Niyayesh)》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禱文中對火的稱呼——阿胡拉•馬茲達之火。也就是說,火是阿胡拉•馬茲達創造的,二者請同父子。

在《本達西申》(伊朗創世紀)中則提到了創造火的目的:

「奧姆茲德從其本體的精髓,既光之精華中提取出他的造物的【靈體】形態,那些形態是潔白的光亮的火,它們的邊緣明亮……」
《本達希申》第1章,第44節

在這裡,火被視為造物的靈體。所有的創造都是靈體和物質雙重的(好吧,你要理解成「火種」我也沒意見啦)。所謂「本體的精髓」,「光之精華」,可以簡單理解為阿胡拉馬茲達本身就行,這裡就不弔書袋了。

不過,《本達西申》這本書有個問題,就是資料整理比較混亂,經常有前後不一致。比如下面它又說:

「奧姆茲德將造物創造到了物質世界,他從無限光明中創造了火,從火中創造了風,從風中創造了水……」。
——《本達希申》第1A章,第2節

這種類似五行相生的說法,又把火作為了物質世界的構成元素之一了。反正,對於我們來說,只需要把火理解成造物的重要配方或者基本元素就行了!比如《本達西申》後文也這麼說了——

「……他從光和天空的綠色中創造了人類和動物的精液。因為這兩種精液是火的種子,而非水的種子。他把它們創造在【原】牛和蓋約馬德的身體里,於是人類和動物完整的演進便由之而始。」
——《本達希申》第1A章,第11節

所以不管《本達西申》有多麼前後矛盾混亂,火是創造世界乃至人類的重要原料這點還是很明確的。

拜火教的故事 之 為啥要拜火?
Naqsh-Rostam遺址的火廟外觀

火是創造世界的重要原料

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的成分,為什麼要崇拜它呢?

這就要說到「大入侵」(Ebgad)了。上一篇提到魔王阿赫里曼施展的一大絕技是「攪和」,簡單來說就是混淆善惡。比如拜火教徒們覺得人有惡有善,有虔誠有不虔誠甚至有信異教的,就是這「攪和」的結果。這個詞兒也不是筆者的腦洞,因為中古波斯語里這個詞(gumext)就是「攪和」的意思。而教徒們崇尚的一種美德「堅信」(abegumanih),字面意思就是「沒有被攪和的」。

對於善信者來說,要擺脫「被攪和」狀態的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接近和讚美那些最初的「純凈」的元素,以此祛除掉體內「污穢」的元素。因此「拜火」就成為了瑣羅亞斯德教徒最重要的「凈化」手段。拜火教社區內維護火壇也絕非是將其作為類似神像或祭壇使用,而是作為一種原初的、純凈的、對抗邪祟的力量來守護。

回到一開始的那段禱文,各位有沒有注意到三種火的名字呢?沒錯,這就是所謂「三大聖火」,當然,實際禱告的時候視對象只會說一種火的名字。其實不是什麼火都可以放在火壇里崇拜的,製作火壇需要一個複雜的采火和配製過程,比奧林匹斯聖火麻煩多了。比如其中等級最高的巴赫蘭之火需要採集如下的配方:

燃燒屍體用的火

染匠用的火

來自國王或太守家裡的火

來自陶匠的火

來自燒磚人的火

來自苦行者的火

來自金匠的火

來自鑄幣師的火

來自鐵匠的火

來自鑄甲師的火

來自麵包師的火

來自釀酒師的火

來自士兵的火

來自牧羊人的火

大氣雷電產生的火

任何一個瑣羅亞斯德教徒家裡的火

亞茲德的火廟裡供奉的就是巴赫蘭之火,如今依然燃燒不息。

拜火教的故事 之 為啥要拜火?
亞茲德火廟的巴赫蘭之火

拜火教的火神

前面說的都是一般的,或作為光明的造物的火。除此之外,坊間也有流傳拜火教中有一位火神,更有許多關於他的神乎其神的傳言。

是否真有這樣一位火神呢?答案是:有。

簡單來說這位火神是聖火的神格化。注意必須是聖火,也就是能夠供奉在火廟裡的那些火。否則人不管。

拜火教里太陽、月亮、大地、火、水都有對應的神。這些神在教義中的地位都不算太高(在民間的地位不一定)。相應地,一些地位較高的神,特別是七大天神里,又相應有這些神格化了的自然的管理者。比如火的管理者是七大天神里的阿塔赫什特,而火神只不過是他的助神。他們一起管理和保護聖火。我們以後會聊到其他自然現象/物體所對應的神。

最後說說拜火教這個名字為啥不恰當。首先拜火的宗教多得很,舊伊朗宗教也拜火,印度教也拜火,許多多神教信仰都有火壇,甚至中國西南的納西族也有家火不滅的習俗。相比之下,瑣羅亞斯德教區內不能私設火壇,火壇也主要是凈化力量的源頭,其次才是崇拜對象。

拜火教的庫斯提儀式

然後,拜火教徒們最為頻繁而日常的功課也不是拜火,而是一種所謂「庫斯提儀式」,或叫「重系聖帶」儀式(採用《伊朗瑣羅亞斯德教村落》這本書中文版……的翻譯)。這個儀式可以私下完成,也可以由祭司帶領群體執行,不用對著火壇,但是都要面對天體(日月)進行,這在中國的古人看來就像是在祭天。所以「祆教」之名雖說不求甚解,但觀察仔細,也沒有太多歪曲的成分。反而是「拜火教」這個名字,用一種凈化儀式的內容替代了信仰的核心,偷換概念,污衊之意明顯。

不過話說胡來,瑣羅亞斯德教打起來確實字太多,加上現在叫習慣了,大家也似乎都不在意,「拜火教」儼然就成了zoroastrianism的標準翻譯了……

Similar Posts